留学笔记汇编 -- 师生关系
2019-12-25
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学生时期成长起来的。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,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:
某某,去给我取个快递。然后帮我送到××。
某某,我的电脑坏了帮我修一下。
某某,替我去××开个会。
某某,给我写一下××书的章节(事后并没有注明)
某某,给我做个××的幻灯片。
某某,帮我去财务处××。
某某,来帮我改一下卷子,登记一下分数
。。。
过去的数十年,我一直认为替老师干活是理所应当的。况且在帮老师做日常工作的时候,自己也提高了生活的技能。在帮老师做专业任务的时候,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。虽然有些时候,事后其他人并
不知道这些专业工作是你做的,也不会有什么报酬,但是身为学生其实不必要计较这些得失。留学的经历,让我重新思考了师生关系。
坦白的讲,在国外学习期间,我也并没有可以观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。直到有一次和一位也在国外求学的、我很尊敬的学姐通电话聊天聊到了找学生干活这件事情上时,她用一系列事实告诉我,她的老师,即使已经非常德高望重,但是还始终坚持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。比如,亲自改卷子,并给学生批注。我瞬间觉得,起码从人格上讲,这位老师就非常值得尊重。
跟着学姐的启发,我回想了下我在芬兰时候的生活和学习场景。惊奇的发现,我在国外接触到的老师也有着类似的价值观。
场景1:初到国外,飞机落地的时候,合作项目的教授以及负责老师两名senior去机场接的我。然后项目负责教授开车把我送到住处。从我的经历来看,这都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做的事情啊,起码我当学生的时候做过。当时被他们这么接待,真的非常感动。
场景2:项目负责教授亲自给我们查找房间,询问我们是否合适。但是一起出去时候,我主动帮他拿包他还推脱掉了。当时教授给我的感觉是他仿佛在说,这是我的东西,我能拿,我为什么需要你帮忙。
场景3:修改论文也是亲自邮件回复。当面回答问题也是一丝不苟,有时还亲自演示如何搜寻和整理答案。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耐心,在专业上悉心引导学生。
。。。
正如学姐所说的,虽然这些老师在学术界也是名声赫赫,但和这些老师交往起来真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。
什么造成了中外师生关系如此的不同呢?
1)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文化。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,进而对老师们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。但现实是,我们尊重老师了,有时候老师不尊重学生。前段时间的那个因为受不了老师“封锁”而跳楼自杀的武汉大学生,以及最近频出的校园性骚扰现象,无一不是老师不尊重学生造成的。都说老师像园丁,奉献无私。我们身边有多少老师做到了全心全意对学生呢?
2)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同。在高校,有太多的授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而忽略了教学质量。有多少大学教师有规律阅读科学论文的习惯的?有多少大学教师会定期更新教学内容的?(尤其是基础学科的内容更是数十年不变)有多少大学老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的?国内的大学越来越“规范”,仿佛距离科学确越来越远。反观国外,老师会和我们讨论他看到的最新的研究,并会将这些信息和思考加入相关主题的研讨中。与此同时,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丰富且前言,这点从引用的文献就能看出来。除此之外,对学生的问题特别重视!即使是一个貌似很幼稚的问题,也会耐心全面的解答。
3)对教育的认知不同。在国外(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),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像是购买服务的双方。学生出钱购买老师的服务,而老师提供知识这种服务。所以,老师会特别在意自己提供服务的质量(教学和教育能力),而学生也会更加老师服务的好坏进行选择。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认真享用老师的服务,也就是学习,而老师则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估。所以说,老师没有理由要求学生做服务内容以外的事情。
4)我国特殊的国情。由于生活压力大,纯教育收入低等原因。我国多数教师往往有2-3个专业(角色),有些时候是专业课老师(教授),有时候变成了领导(学校或社会组织),还有时候是革命组织成员(红色专业)。为了生计和自我实现,许多老师还有自己的公司和产业,工科院校更普遍。所以,对于一个精力正常的人来讲,试图把每个“专业”都做到精进是不可能的。当必须要选择的时候,人都放弃“收益小”的,把经历放在收益高的工作上来的情况。
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有些崇洋媚外,但是想改一些表述,又发现这其实就是真实的现状。师夷长技一直以来是我国外期间的行动准则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看到好的东西拿回来发展我们自己,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好。落后的现状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回避问题的态度。
究竟要怎么对待学生,这其实无关对错,因为每个人有其不同的选择,而且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。但起码有一点是明确的,尊重他人,即使是他比自己地位(能力)低的人,是一个人基本的修养。
环球五湖(北京)留学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:010-62133630
Copyright BY 5hlx.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07375号
市场合作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