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福考试|托福背后的秘密
时间:2019-12-05来源: 五湖留学
多年前,我刚成为老师的时候,就觉得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应该是完全不同的。当时我在新东方教SAT,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一本托福词汇书。让大家每天背2个list。
我就发现:
A 托福已经考100分的同学背的很好。
B 80多分的同学也能背,但背得效果一般,效率比较低。
C 基础比较弱,托福70-60分的同学,有的完全记不住,家长很着急,给学生压力,学生很痛苦,对学习完全没没有信心。
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拉越大,同学之间差距天壤之别。
通过朴素观察,我得出结论:
A 好学生不管什么方法都可以
B 中等学生要管理
C 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,方法要科学
被隐藏的真相
这么多年教学过程中,我一直在摸索和思考,怎么样的管理,什么样的方法是适合不同情况的学生。
这个时代网络信息铺天盖地,讲托福的也是汗牛充栋。但我觉得,对语言学习的方法论研究还远不成熟。
表面上看 ,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中,高中高三学生托福平均分可以达到105分以上,一般高中高三学生也可以达到98分。
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中,初三申请私立寄宿高中,托福也都是100以上。但,好的方法要有极致投入产出比。根据我的观察,上述学生虽然成绩很不错了,但他们花的时间非常多。
换句话说,表面看分数还可以,但真相是取得分数的性价比十分低。他们把本来应该用来运动,读书,交朋友的时间都用在刷题和一遍遍考试上。我觉得这是研究更好方法的意义:就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。要实现效率的提高,答案在:因材施教。针对学生情况,用最有效的方法,实现极致投入产出比。
这是我观察了上千个托福学习案例之后的实战经验之谈
从分数段的角度 来看:
从听说读写四个科目的角度看
普通学习方法量子学习方法
背单词
简单粗暴的死记硬背方法背单词,
30小时,1000单词,掌握率30%
量子遵从语言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,30小时,1000单词,掌握率75 % (效率差2.5倍)
阅读
简单做了10套TPO,30篇文章,提升2-4分,进步缓慢
深入分析做了10套TPO,30篇文章,提升8-10分,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阅读满分
听力长期练习,花了30小时,进步不明显,还是听不懂量子系统听力训练方法, 30小时, 听力提升2-4分,而且了解听力训练的原理,学生自信满满
口语长时间练习还是没有进步通过听力,口语,综合准备
加上突破性的语音训练方法
只要够努力,英语基础一般也能突破26
写作长时间练习,写了几十篇,也不知道文档在哪里,分数一直波动,错误在重复系统管理写作文档,把错误总结,经验积累
写30篇,写作就满分
这只是典型的学生情况,实际上除了以上典型学生。有的学生基础非常弱,要用特殊的方法,帮助他们克服瓶颈,提高能力。有的学生能力特别强,也要用特殊的方法,让他们冲刺高分,而不是简单刷TPO,因为对这些学生这样效率不够高。
词汇,阅读,听力,口语,写作 是高度关联的有机体,设计学习方法时候要,注意这些能力的关联和打通。具体到不同基础学生,具体能力的训练,要有针对性的具体的,细节的方法。
6个阶段,5个单项,共30个组合,即30个种学习目标。每个目标的实现需要5-10个细节步骤。一个完整的托福方法体系包含这200多个技术要点。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,就掌握的搞定托福的全部秘密。
举个例子:基础较弱的学生
一个学生第一次考了42分,第二次考了57分, 大家很开心,觉得有进步。又学了3个月,以为 70多分应该可以。结果出来,考了55。 很多人不理解,其实,有经验的人都知道: 60分以下,语言基础弱,成绩波动是运气的波动。
送到一般机构,大量刷题 + 强背单词。基本就残了。
此时,绝对不应该大量刷题,而是温补词汇,加上视听学习。大量刷题+ 强背单词,虽然是通行做法,但是,那是让80分左右孩子进步的关键。 到了低分段,可能起反作用。高分段,这种方法的效率又会下降。
为您推荐
规划师团队
金雪 Kathy7年教龄
留学规划师
教育背景:毕业于巴斯大学教育学专业,七年出国留学行业经验,深谙各院校专业的录取要求。连续多年被评为新浪五星金牌顾问,2016年被中国留学行业协会评为“最具影响力的留学专家”。
彭义雯7年教龄
留学规划师
教育背景:毕业于约克大学,彭义雯老师从业7年,多次出访海外,公司商务考察团成员,曾接受加拿大移民官,驻华大使麦家廉的接待。
张爽10年教龄
留学规划师
教育背景:10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 毕业至今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,10多年的留学,游学的行业工作经验,走访了13个国家。深谙主流国家的留学移民政策,擅长以未来职业规划导向,为学生做对比,分析,以及国家的选择。服务学生每年近百人。2012年至今走访了美国,英国,澳洲,加拿大,欧洲等多国的学校。具有较强的责任心,以及高效的执行力,核心优势:高端研究生申请(套词),低龄留学,以及本科留学申请
环球五湖(北京)留学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Copyright 1997-2020 gedu.org.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07375号